本文へスキップします。
熱門關鍵字
《劍道知旅——道與絆》
「道」是日本著名的傳統活動,諸如茶道、書道、弓道、劍道……有大量日本的國高中生都十分熱衷於這些社團,這不僅是興趣,也是藉由生活傳承日本的文化。 我加入的社團正是劍道社,儘管練習僅開始兩個月,我已從內而外的體會到日本武道之美。 現今的日本劍道是起源於平安時期武士所用的武士刀,隨著時代的變遷,劍道的精神開始不只運用在作戰,更多是融入在日常生活之中。 日本劍道總共分成九個階段,我此次參加的便是最基礎的一級審查。 劍道的一級審查坐落在十一月中,從九月中旬開始大概練習約兩個月左右就要參加,壓力無疑是大的,但也正是在緊湊的節奏之中,我更能感受壓力所帶來的動力。知曉自身仍有不足,才能保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敢。 最後我安全的通過了考驗,也在審查會場認識了同為劍道初學者的朋友們,這樣的緣分讓我越發省思:若是當初我沒有鼓起勇氣來到這個國家並選擇劍道社,可能這輩子都無法遇到這些志趣相投的人們。同樣的,若是他們在過去的人生岔路選擇不一樣的方向,我便無法與他們相遇。或許冥冥之中將我們連結起來的緣分,就是日文所謂「絆」。 日本的「道」所追求的並不只是在形式上的謹慎,更多的是對傳統文化和人與人之間的敬意。 希望在接下來的留學期間,我能有更多對於日本傳統文化的反思與體悟,並與大家分享日本文化的魅力!
《細細品味百人一首的魅力》
「難波津に 咲くやこの花 冬ごもり 今を春べと 咲くやこの花」 (難波渡津花 寒冬暗沉寂 今時將逢春 (梅)花開映波津) 八十七釐米的戰場中,二十五張歌牌散發著不同的氣息,貫穿春夏秋冬以及喜怒哀樂。與敵陣僅距三釐米,繚繞耳畔的呼吸聲使人心跳加速,一場精彩的戰役就在眼前! 歌牌由「小倉百人一首」中收錄的一百首和歌組成,由讀手念出和歌上半句,選手們在牌中找出下半句的遊戲,從前流行於日本宮廷,到近代才演變為競技項目。由於競技歌牌的比賽十分激烈、所以又被稱做是「榻榻米上的格鬥技」。 讀手唱著序歌,並摸出第一張牌,所有選手傾身,眼神掃過每一張牌。「さびし...」回過神來,反射動作手指已觸在牌上。觸牌的指尖有些冰涼,甚至因為緊張而微微顫抖,只聽前幾個字就取到牌的成就感更是令我欣喜若狂! 「寂しさに 宿を立ち出でて ながむれば いづこも同じ 秋の夕暮れ」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和歌,描述著秋天傍晚的一絲的寂寞。 在歌牌的世界中,能看到一年四季與人情冷暖,每一張牌都代表著不同的故事,有「為了你我寧可赴死」的決心,也有「遇見了你讓我的人生有了意義」的真情。細細品味這些文字後,好像能看見另一個世界,那個我未曾知曉,「跋山涉水只為見你一面」的浪漫時代。 場上的牌逐漸減少,比賽進入關鍵時刻,究竟留學生與日本高中生的對戰將鹿死誰手呢? 「あさ…」對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拍下我前方的牌,即便牌離我較近,手依然無法快速移動。 以一個歌牌新手來說,我果然差得多呢! 對手那堅毅的態度與無懈可擊的的速度,對於歌牌的理解與執著,總讓我覺得浪漫。時光的洪流中,交纏的時光裡,歌牌的魅力穿越了無數朝代,刻畫在我心中。
《桜が咲いたら新学期》
春假的結束,四月的到來,伴隨著櫻花的盛開,在日本也象徵新學期的開始,爲學校注入新的活力。 日本高中的開學典禮相當複雜,開學當天先由二、三年級參加始業式(しぎょうしき),校長致詞、担任ガチャ(當天才公布班級導師)、公布今年的活動事項等等,中午結束後,才會舉辦一年級新生入学式(にゅうがくしき),這時候二、三年級已經放學,留下有參加社團的學長姐站在學校入口兩旁恭喜新生入學,順便在這個時候為社團招收新的成員。 次日,接著由二、三年級參加教師的離任式(りにんしき),也就是歡送轉校、退休的教職員們,聽完老師最後的期許,等到老師們離開會場後,最後才是舉辦全校學生的対面式(たいめんしき),也是二、三年級與一年級新生的正式相見,隨著一年級新生踏入會場,「入学おめでとう」由二、三年級大聲喊出的祝福,搭配吹奏樂部此起彼伏的樂聲,兩旁放出五顏六色的氣球和拉炮的自治會成員,那一瞬間,宛若置身於動漫般的場景,是如此的夢幻且真實。
《弓道》
咻~搭!よーし! 利箭從臉頰旁射出,在不到一秒內,命中30公尺外的標靶,身上穿著日本的傳統服裝-袴,與弓道部的好友們一起灌注於弓道這項古武道的一切。 大家好,我是目前在日本高中就讀二年級的台灣高中生,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在日本最投入的活動-弓道。 還記得剛加入弓道部,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大家對於我這個留學生十分的好奇,短暫的社交過後,我開始接受初學的弓道教學,一開始就是學弓道的基礎-射法八節,大家可以將其想像成弓道的「操作順序」,對於這種要背的事情,我一天就搞定了,隔天就開始拿一個類似玩具的橡膠繩弓來練習,看似簡單,但我還是在這關待了1個禮拜左右,而接下來就是直接拿弓,並用一個小木頭來拉弓,練習拉弓的姿勢,最後經過老師的認可,方可用箭來練習射稻草捲。我在日本高校的弓道老師是一位日本的弓道大師,不僅多次在京都武道中心做示範,也長期貢獻在弓道教學上。老師的教學不僅命中我的要害,對於大家的教學也都十分深入淺出,總是能以一兩句話,點出我們的尚可改進的地方。 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迎來了我第一次的弓道大會,我帶著興奮心情,右手拿箭,左手持弓,以莊嚴的心情完成了整場比賽。雖然結果沒有獲賞,但跟朋友一起射箭的心情以及感觸,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 在日本留學的過程中,弓道不僅教會了我如何專注、傾心在一件事情上,更是讓我體驗到日本高中生對於古武道的熱忱跟努力。
《排球》
今年上映的排球少年又掀起一陣排球熱潮,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現實中的日本排球社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我將簡單分享一下日本的排球社團生活。 練習日期:從星期二到星期六,練習時間約2~3小時,從下午3點放學活動到晚上6點,因為體育館是輪流使用的原因,星期三則是體能訓練。 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三年級生通常在四、五月就隱退了,只有像排球少年中的強豪校才會繼續留在社團,目前二年級3人+2位球經,今年因為排球少年上映的原因,新生加入了12人+2位球經,以一般學校的社團來說,算是出乎意料的情況。 社團流程:放學後會先到社團辦公室換上運動服,到體育館架網、熱身後,兩人一組練習簡單的傳接球熟悉球感,接著三人一組練習強度較高的接球,等到練習完接發球、扣球後,最後會有簡單的練習賽。 社團特色:排球少年中常常聽到的オーライ、お願い、ナイッサー等等,這些不僅是簡單的溝通,更是社團中大家凝聚向心力的一環。
《もう一本~再來一球! 》
就算沒有打過排球,或許你也有聽過「排球少年」的故事吧?目前在日本高中留學的我有幸可以加入排球部,參與一次「不能『重來』的青春」。 在日本打排球與在台灣十分的不同,因為上學期間都是身著制服,所以進行社團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換上方便運動的服裝,學校也設有專門的更衣室,是不是與台灣不太一樣呢? 社團活動期間也都是使用室內場以及室內球,進入體育館前必須要準備體育館專用的室內鞋防止塵土帶入,不過我們學校的體育館只有一間,有時候需要與其他社團一起使用,所以日本的體育館中間通常會有格網來防止球滾到另一邊的場地。在社團最開始大家也會一起架排球網,打理好場地再一起開始熱身哦! 另外,社團就是作為學校參賽的代表,在日本的高中並不會再細分「社團」以及「校隊」,因此假日偶爾也會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因為東京內有超過數百間的學校,每個盃賽都需要由數十間不同的高中當作主持會場,通過層層預賽才能夠取得決賽的入場券。 年初時,我也實際去現場觀賞日本高中級別中最著名的比賽:「春の高校バレー」(俗稱春高),各學校的應援團們拿著大聲公呼喊著選手的名字,也真的有像「稻荷崎高校」般帶領著管樂隊的應援團,放眼望去五顏六色的橫幅,排球場上選手們拼命追趕每顆球的身影…運來動漫裡畫的都是真的。 「もう一本、繋いで、そして飛ぼう!」希望大家都可以喜歡上排球這項運動,有機會也一定要到現場實際感受一次只屬於排球的魅力!
《棒球早慶戰!》
星期六早上,我踏上了前往信濃町的旅程,親身參與早稻田大學與慶應大學的棒球早慶戰。 到站後與老師會合一同前往球場,這次比賽將決定今年的冠軍。 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的附屬高中、國中、小學都會來加油(聽說這是個傳統,從小學開始決定未來的走向) 到達球場,我被安排坐在早稻田本庄高校專屬的教師席,俯瞰全場。 隨後每個人都收到早稻田的資料夾和加油道具。 應援團高喊加油口號,啦啦隊們舞動著充滿活力的身影,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比賽開始時雙方的校旗會跟對方敬禮,我方進攻時,起立加油喊口號,防守時才坐下。選手打出全壘打的瞬間,全場歡聲雷動,搭肩隨音樂節奏搖擺,唱著早稻田的應援歌(我方得分時,大家就會一起唱應援歌,所以連續得分時我們就會一直唱!)。 賽尾,早稻田贏得了比賽,但最讓我震驚的是雙方應援團在歡呼結束後,居然互相喊「對方的校名」,這種尊重對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不過......來看棒球,除了球賽之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採買早稻田大學的周邊商品!!!」 老師帶我到早稻田的攤販前,採買了早稻田的T恤、玩偶、襯衫、吊飾等等,並細心告訴我該如何搭車回家。 這一天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早慶戰的魅力。不僅是比賽本身的激動人心,更是這其中蘊含的團結精神,以及作為一名留學生,能親身參與這樣的活動,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