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へスキップします。
熱門關鍵字
雖有許多日本食品輸出至臺灣,惟5縣(福島縣,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千葉縣)的食品(酒類除外)在福島核電廠事故發生後,臺灣當局採取暫停輸入措施。本專區刊登確保日本食品安全性所採取的措施、各國・地區取消或放寬日本食品輸入管制的情況等各項資訊,以加深大眾理解。
○確保日本食品放射性物質的安全性及要求解除進口限措 New
○日本食品與放射性物質的眞相
日本設定的一般食品中放射性銫含量標準(100Bq/kg)與台灣相同,較國際標準的CODEX或EU、美國的標準更為嚴格。持續實施放射性物質檢測,超過標準的食品絕不會於市場流通,亦不會輸出。 ○各國・地區解除或放寬因核電廠事故而對日本食品等採取的輸入管制 因核電廠事故所實施管制的54個國家或地區中,已有34個國家或地區解除輸入管制,18個國家或地區放寬管制,僅台灣及韓國未實施放寬管制。 ○因核電廠事故而對日本食品等採取停止輸入措施的國家・地區 New 採取停止輸入措施的6個國家・地區中,香港、中國、澳門、美國實施放寬管制,僅台灣及韓國未實施放寬管制。 【參考連結】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本輸入食品每日輻射檢測結果” (繁體字網站) 約檢驗15萬批日本食品,皆符合日本及台灣標準(2011年3月15日~)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08年度「日本食品檢驗與調查研究」” (繁體字網站) 該調查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辦理之計劃,臺灣研究團隊由107(2018)年度「日本食品取樣檢驗與調查研究」檢查的301項樣本中挑選31項樣本(乾香菇,茶,糙米,牛奶,柿乾,沙丁魚,白菜,小麥粉,冰淇淋,洋蔥)檢測該等樣本是否有含有鍶-90,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未檢出,成果將提供相關單位進行民眾風險溝通。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07年度「日本食品取樣檢驗與調查研究」” (繁體字網站) 該調查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辦理之計劃。臺灣研究團隊於2018年10月至12月間將福島縣、群馬縣、櫪木縣、茨城縣、千葉縣採集到的食品(乾燥菇類、沙丁魚、果乾、米、牛奶、小麥粉、茶葉、貝類、蔬菜、冰淇淋)共301項樣本,送臺灣檢驗機關進行放射性物質檢測結果顯示,全數樣本均符合臺灣的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另外,該研究結果報告指出,假設進口食品全部來自於上述5縣且佔臺灣人民攝食量10%,每年僅增加0.009~0.015mSv暴露量,遠低於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PR)建議輻射年劑量不超過1mSv之標準。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06年度「受核事故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 (繁體字網站) 該調查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慈濟大學、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辦理之計劃。以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間日本食品實施放射性物質檢測約55萬筆的資料為基礎進行驗證的結果,假設臺灣全面取消日本食品進口管制措施,評估臺灣人民(97.5%)因攝食日本食品造成的額外輻射暴露僅0.001~0.0001mSv,其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在10,000,000分之1以下。 ●台灣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品管理署“日本非福島食品輸臺說明” (繁體字網站) ●日本農林水產省 “Lifting and Relaxation of the Import Restrictions on Japanese Foods Following the Accident of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54 Countries and Regions)” (即時更新:英文資料) ●日本農林水產省“Request and justification for lifting the import measures on Japanese food regarding radionuclides“ (即時更新:英文資料) ●日本厚生勞動省“Information on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即時更新:英文網站) ●日本復興廰“面向消除謠傳受害~從核災害到復興與福島的安全與再生歷程~” (2017年10月:繁體字中文資料) ●福島復興工作站 (即時更新:繁體字中文網站) ※内容包括福島縣災後重建工作的進度,大氣中輻射量以及食品中放射性物質檢測結果等 ●nippon.com 日本網 “福島,我們很好!” 系列專輯 (繁體字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