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へスキップします。

【全・中】ロゴ
【全】言語リンク
【全・中】検索フォーム
請輸入搜尋關鍵字
【全・中】ヘッダーリンク
【全】言語リンク-SP
【全・中】検索フォーム-SP
搜尋
常用字词
【全・中】ヘッダーリンク-SP
よく検索される語:中文
ページタイトル

常見問答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ALPS處理水

更新日時
承認:エディタ

【目次】

概要

「汙染水」、ALPS處理水相關提問

(1)日本是否要將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汙染水」排入海洋?


○在確實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日本政府決定從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入海的並非「汙染水」,而是「ALPS處理水」。ALPS處理水是使用名為ALPS的淨化裝置對「汙染水」進行淨化處理,直到氚以外放射性物質的含量符合排放相關管制標準為止。淨化處理完成後,還會使用海水加以大幅稀釋至100倍以上,使氚濃度低於日本管制標準的40分之一後再行排放。這道稀釋程序除了降低氚濃度,亦會使氚以外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大幅下降,遠低於管制標準值。

○此外,在實施海洋排放前,為求審慎,將從少量排放開始,並同時確認排放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萬一在排放過程中發生異常狀況,如稀釋設備因故障或停電而無法正常運作,或在監測時出現異常數值,將確實停止排放工作,直到確認異常狀況排除,能夠安全執行排放後才會重啟。

○日本政府所採取的措施皆確實遵守國際法規和國內外的相關管制標準與規定,並且最大限度地考量環境安全及人體健康。日本政府絕不會允許將不符合管制標準的「汙染水」排入海洋。

○再者,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亦明確區分「汙染水」與「ALPS處理水」的不同,故使用「ALPS處理水」一詞。

(2)ALPS處理水與一般核電廠所排放的廢水是否不同?即使相當微量,ALPS處理水是否仍含有一定程度在一般核電廠所排放的廢水中沒有的放射性物質?這樣的水是否會帶來「發生事故的核反應爐」特有的危害?

○無論是一般核反應爐或發生事故的核反應爐,世界各國的管制標準制定方式皆是遵循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建議,將廢水中所有核種的輻射影響合計後,再用於判斷其安全性。也就是說,先將廢水中所含的核種種類及含量依據其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進行換算後,再判斷其是否符合一定的標準值。

○ALPS處理水在排放入海前,也將以此種方式確認所有放射性核種皆符合管制標準,以確保ALPS處理水對人體及環境安全無虞。

○此外,日本的管制標準規定所有核種對公眾造成的額外輻射暴露劑量必須低於每年1毫西弗,此一劑量比接受一次CT電腦斷層掃描所帶來的輻射暴露劑量(5~30毫西弗)還低。

○除了遵守管制標準外,更將由IAEA針對處理水在排放前的採樣結果及排放後的海洋監測結果進行審查,以確保其透明度與客觀性。

(3)即使排入海洋的水中所含的氚濃度低於一定標準,但日本未來將排放入海的「ALPS處理水」水量極大,長期而言,是否會比一般核電廠定期排放的水量還要更多?

○日本政府已將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ALPS處理水進行海洋排放的氚年排放量設定為低於22兆貝克,意即低於事故發生前核反應爐正常運作時的管理目標值。此一數值約為中國寧德核電廠2019年實際排放量(約98兆貝克)的5分之一,及韓國古里核電廠同年實際排放量(約91兆貝克)的4分之一。

【參考】日中韓三國含氚液體年排放量比較
・日本:約370兆貝克(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前的5年平均值)
・中國:約832兆貝克(2018年、資料出處:≪核能年鑑≫)
・韓國:約205兆貝克
(2019年、資料出處:韓國水力與核電公司≪核電廠周邊環境輻射調查及評估報告書≫)

【參考】世界各國主要核能設施的氚排放




安全性(對環境、人體之影響)相關提問

(4)海洋排放時將實施怎樣的環境監測?

○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即開始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鄰近海域等31個地點監測海水中的氚,並定期公布監測結果。自2014年起,更在IAEA的協助之下採取各項措施,以確保參加監測的分析機構採用適當分析方法,且具備足夠分析能力,能夠進行客觀評估。IAEA對日本的研究機構給予正面評價,認為其分析能力與分析結果的正確性皆屬極高水準。

○此外,日本政府亦於2021年4月13日公布的基本方針中指示應加強並擴大海洋排放前後的監測工作,例如在漁場及海水浴場等處增設氚的監測點等。

○承上,監測工作的加強與擴大應在下列前提之下進行。
(1)在IAEA的協助之下進行各分析機構間的交叉比對,以確保分析能力的可靠度
(2)東京電力實施監測所需之試料採集、檢查等作業時將有農林水產業者等相關人士共同參與
(3)成立由海洋環境專家等人士組成的專家會議,對海域監測的實施狀況進行確認並提供建言,盡力提升監測工作的客觀性與透明度

(5)「ALPS處理水」是否會對環境與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日本政府所採取的措施皆確實遵守國際法規和國內外的相關管制標準與規定,並且最大限度地考量環境安全及人體健康。日本政府絕不會允許將尚未符合管制標準的ALPS處理水排入海洋。

○日本的管制標準與世界各國同樣遵循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建議,規定所有核種對公眾造成的額外輻射暴露劑量之合計值必須低於管制標準值。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只要能遵守此一管制標準,就能確保對人體與環境安全無虞。

○此外,日本的管制標準規定對公眾造成的額外輻射暴露劑量必須低於1毫西弗/年,此劑量比接受一次CT電腦斷層掃描所帶來的輻射暴露劑量(5~30毫西弗)還低。此一標準值是假設人從出生到70歲為止即使每日攝取2公升的水,只要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質符合標準值,則其對人體造成的輻射暴露劑量就不致於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劑量限度(每年平均1毫西弗),而予以制定。


○2020年2月10日公布的ALPS小組委員會報告書指出,經採用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所提供關於原子輻射之計算方式,評估氚的相關輻射影響後,其結果顯示,若將氚的年排放量設定為22兆貝克(※),則排放氚所帶來的影響將為日本天然背景輻射劑量(2.1毫西弗/年)的10萬分之一以下。UNSCEAR的此一計算方式已將人體因攝取海洋生物所接受的體內輻射曝露一併列入考量。
 ※ALPS處理水海洋排放的氚排放量已設定為低於22兆貝克/年,意即低於事故發生前核反應爐正常運作時的管理目標值。

(延伸提問)日本政府是否尚未確認海洋排放的長期安全性?
〇管制標準值之制定,是假設人從出生到70歲為止每日攝取2公升的水,並從而計算出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質對人體造成的年平均輻射暴露劑量到達法律規定的有效劑量限度(1毫西弗/年)時的濃度。此一計算方式即是站在長期觀點進行考量所得出。

(6)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銫、鍶等)會對環境與人體造成何種影響?

○有鑑於銫與鍶的元素特性,日本原本就針對其制定了極為嚴格的管制標準。況且,處理水中所含的銫與鍶等(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除了將進行淨化處理,使濃度降至管制標準值以下外,更將再加以稀釋至100倍以上,因此濃度最終將降至管制標準值100分之一以下的水準。只要能遵守此一管制標準,就能確保其對人體和環境安全無疑。

〇銫與鍶等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皆符合依據國際標準所制定的管制標準,因此不會對環境與人體造成影響。

【參考】銫和鍶的管制標準值
・銫-137: 90貝克/公升
・銫-134: 60貝克/公升
・鍶-90:  30貝克/公升
・碘-129:  9貝克/公升


(7)碳-14會對環境、人體造成何種影響?

○碳-14原本就廣泛存在於人體內與自然界之中。法國輻射防護暨核能安全研究所(IRSN)的研究結果就顯示,魚類、肉類、蔬菜、牛奶等食品內皆含有一定數量的碳-14。

○目前保管於儲水槽的水中所含的碳-14濃度遠低於管制標準,最高濃度僅為管制標準值的約10分之一,平均濃度則為40分之一。進行海洋排放前,將再次測量濃度,確定其低於標準值,並使用海水加以稀釋至100倍以上。

○碳-14與其他放射性物質亦同,只要符合依據國際標準所制定的管制標準,就不會對環境與人體造成危害。

(8)日本的政治人物表示「ALPS處理水」的安全性達到可飲用的水準。既然如此,何不向全世界展現日本人實際飲用的樣子?

○就實務上而言,儲水槽中ALPS處理水的管理方式受到日本國內法的管制,故依法不得將其取出飲用。不過,只要將ALPS處理水中的氚濃度降低至符合日本國內管制標準,即使飲用亦不會因輻射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即使回應某些人要求,實際飲用了ALPS處理水,亦不能證明其在科學上的安全性。

○要使各界理解ALPS處理水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應是根據科學證據,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向外界傳達。日本政府將會在研議風評影響對策的過程中,盡最大努力探討何種對策最為有效。

(海洋)排放相關提問

(9)日本將會排放多少ALPS處理水及放射性物質?

○由於東京電力尚未向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提出實施計畫變更核准申請,故目前(截至10月15日為止)無法得知,不過,2021年4月13日公布的基本方針已將ALPS處理水海洋排放的氚年排放量訂為低於22兆貝克,意即低於事故發生前核反應爐正常運作時的管理目標值。

(10)海洋排放的深度及地點、頻率是否已定案?

○由於東京電力尚未向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提出實施計畫變更核准申請,故目前(截至10月15日為止)無法得知。

○東京電力公司於8月25日發表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水排放的安全設備之設計及運用相關研議狀況。這是依據日本政府今年4月13日公布的「處置ALPS處理水基本方針」所擬訂,亦包括稀釋設備與取排水設備等之設置及海域監測等。東京電力公司將據此内容,聽取各界相關人士之意見,使計畫更加具體,並持續地進行研議。

【參考】「多核種除去設備等處理水處置方式相關研議狀況【概要】」[中文版](東京電力公司, 2021年8月)

(11)若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法規規定,在決定方針前,是否應先獲得鄰近各國的理解?

○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與各國核電廠的排水相同,皆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及依據國際法和國際標準制定的國內管制標準,並在最大限度考量環境安全及人體健康的前提之下進行。目前並不存在任何條約或法規,規定進行海洋排放前必須事先取得他國理解。

○儘管如此,日本政府至今已透過各種方式向國際社會提供資訊,除了向鄰近各國駐日機構進行說明,也安排適當場合多次向各國進行個別說明。未來,日本政府仍將秉持資訊透明的原則,持續向外界傳達具有科學根據的詳盡資訊。


(12)日本政府是否應該事先向周邊國家充分進行說明?

○日本政府至今持續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除役工作,包括ALPS處理水及其處置狀況等事項,向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進行說明,保持資訊透明。

○其具體做法包括針對各國駐日機構召開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現況相關說明會、原則上以每月一次之頻率向各國駐日機構及IAEA發布除役工作相關資訊月報、於IAEA、OECD/NEA等各種國際會議場合進行說明,並於日本政府機構網站刊載相關資訊等。

○日本政府今後亦將秉持資訊透明的原則,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除役工作的相關措施,持續向外界傳達具有科學根據的詳盡資訊。

(13)為何選擇海洋排放而非其他方式?日本政府是否是因費用便宜而選擇海洋排放?

○日本決定ALPS處理水的處置方式後,IAEA署長葛羅西即發表聲明指出「日本選擇的海洋排放方式具技術可行性,且符合國際慣例」、「經控管的海洋排放是世界各國核電廠日常性實施的方式」。

○為了安全執行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後續除役工作,必須充分運用核電廠腹地,在廠內建設必要設施,以因應核反應爐中核燃料碎片的取出作業所需。然而,目前腹地內設有大量儲水槽,已壓迫到相關設施的建設用地,因此有必要對ALPS處理水進行處置,以解決腹地空間吃緊的問題。

○日本在決定ALPS處理水的處置方式前,已由各界專家進行歷時超過6年的討論,針對長期保管在儲水槽及其他5種方案(地層注入、地下埋設、氫氣排放、蒸氣排放、海洋排放)進行研議。其中,日本政府考量專家見解,認為海洋排放方式具有技術可行性、國內外皆有許多排放案例,且容易在排放後實施確實而穩定的環境監測,遂決定選擇海洋排放方式。由此可知,日本政府是站在科學角度選擇此一方式,外界所提出「因費用便宜而選擇海洋排放」的批評並非事實。

(14)若「ALPS處理水」沒有問題,為何不將其排放至日本國內的湖泊、河川,或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腹地(土壤)中?

○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海域中的氚輻射濃度,在自然的狀態下就有0.1~1貝克/公升(即「背景輻射準位」)。根據目前實施的海洋模擬結果,若每年將22兆貝克的ALPS處理水排放入海,氚的輻射濃度超出背景輻射準位的範圍將僅限於核電廠半徑1.5km以內的海域。此外,即使在氚濃度上升的海域內,其數值仍僅為WHO飲用水標準值(10,000 貝克/公升)的1,000~10,000分之一,可知其造成的影響非常微小。

○一般而言,世界各國將核電廠放射性廢棄物排放入海,皆是在依據國際標準所制定的各國管制標準下進行,而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亦不例外,執行時將確實遵守依據國際標準所制定的日本國內管制標準。IAEA對於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亦給予正面評價,認為其「具有技術可行性,且符合國際慣例」、「經控管的海洋排放是世界各國核電廠日常性實施的方式」。

(15)前述問答內容提及世界各國核電廠亦將處理水排放入海,那麼其他國家的核電廠是否也採用與ALPS相同的處理方式(ALPS處理)?

○多核種除去設備(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是專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反應爐機房內產生的汙染水(機房滯留水)所開發的淨化處理設備,因此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核電廠並沒有使用相同設備處理放射性液體廢棄物的案例。不過,其他國家或地區亦會透過蒸餾等方式對核反應爐產生的放射性液體廢棄物進行淨化處理,並在處理後確認廢棄物符合各國管制標準,再排放入海。

〇IAEA署長葛羅西亦在聲明中表示「日本選擇的海洋排放方式具技術可行性,且符合國際慣例」、「經控管的海洋排放是世界各國核電廠日常性實施的方式」。

〇此外,即使是正常運作的核電廠,所排放的廢水中亦含有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無論採用何種處理方式,關鍵應在於該方式是否具有科學根據,並遵循國際標準進行處理。

客觀性相關提問(與IAEA合作)

(16)日本是否曾接受國際性的審查與監測?今後是否也會接受相關調查?

○日本肩負身為IAEA會員國的責任,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即接受IAEA相關調查團,以及IAEA海洋監測與審查等各項調查。今後,日本亦會接受IAEA派遣的專家前往調查,以確保相關工作的客觀性與透明度。

○此外,在事故發生後,日本政府及地方政府、核能相關業者即持續實施海域等環境監測,並將結果對外公布;自2014年起,更持續實施IAEA海洋監測與審查,因此獲得IAEA的正面評價,認為日本的分析機構具備良好能力,且分析結果正確性高。日本政府未來仍將繼續實施環境監測及IAEA海洋監測與審查。

(相關報告書)
- IAEA review mission archives
- IAEA Review Report
- IAEA Preliminary Report 2021

(17)日本政府今後將如何與IAEA合作?

○為促進國際社會對ALPS處理水處置方式的理解,並確保相關工作的可靠度與透明度,對日本政府而言,與核能領域專業機構IAEA的合作關係至為重要。

○因此,在日本政府於2021年4月公布有關ALPS處理水處置方式的基本方針後,日本當時的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即向IAEA署長葛羅西提出請求,表達日本政府希望在ALPS處理水的處置上與IAEA合作的意願。

○其後經過雙方的溝通協調,日本政府和IAEA於7月8日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ALPS處理水的合作架構簽署授權範圍(ToR)。

○本ToR是雙方就IAEA調查團等各項合作計畫的規劃與實施所簽署的全面性合作架構,旨在約定我國與IAEA將在ALPS處理水的安全性與法規層面之審查,及海洋監測與審查等事宜上進行合作。雙方未來的合作關係將以本ToR為基礎。

日本國內程序相關提問

(18)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的核准程序如何進行?

○日本政府於基本方針中揭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ALPS處理水處置方式的基本方向性,其後東京電力則依據此一基本方針,於4月16日公布其因應方針
- TEPCO Holdings’ A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n the Handling of ALPS Treated Water from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東京電力於因應方針中指出「由於必須於實際執行海洋排放前,將海洋排放的詳細計畫及必要設備等內容送交原子力規制委員會並取得核准,故將針對設備與排放運作方式等具體內容進行研議,並向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提出實施計畫變更申請書,在取得該委員會的核准後再行實施海洋排放。」

○此外,截至10月15日為止,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已受理2件由東京電力所提出的ALPS處理水處置相關變更核准申請(內容為組織重整、增設儲水槽之相關事宜)。原子力委員會已在受理後迅速將申請書刊載至該委員會網站,而申請案的公開審查會議目前仍在進行中。

(19)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身為日本國內機構,是否真能維持其獨立性?

○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是日本政府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基於該事故的反省與教訓所設立的組織。該組織的成立源自對於舊體制沉痾的反思,故具有獨立決策權,能從科學與技術的專業角度出發,而不受到外部的控制。此一宗旨在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設置法之內容中亦有明確記載。此外,2016年的IAEA IRRS任務(整合管制評審服務追蹤任務)亦認可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是具有實質獨立性的機構。

食品安全、食品出口相關提問

(20)「ALPS處理水」是否會對農水產品造成負面影響?是否會因放射性物質進入生物食物鏈而帶來危害?

○日本政府所採取的措施皆確實遵守國際法規和國內外的相關管制標準與規定,並且最大限度地考量環境安全及人體健康。只要遵守管制標準,就能確保對人體與環境安全無虞。

○我國一向根據科學觀點,對食品生產施以嚴格的食品監控系統及限制措施,以保障日本產食品的安全性。具體而言,我國對於一般食品中放射性銫所訂定的標準值(100貝克/公斤),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所訂定的國際標準值(1,000貝克/公斤)的10分之一,在極為嚴格的標準下對食品安全進行把關。

○氚是氫的放射性同位素,能取代水分子H2O中的H,以氚水HTO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自來水與人體中。人在日常生活中即會透過飲水而使氚進入體內,但HTO分子與H2O同樣會經由新陳代謝被排出體外,並不會在人體中累積或濃縮。因此,氚亦不會透過食物鏈而在特定生物的體內或臟器中濃縮。。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經評估後亦認為「海洋排放對於①自日本進口之食品、②包含美國沿岸捕撈之漁獲在內的美國國產食品之安全性並不會造成影響」。

(21)日本目前對食品實施哪些監測與檢查?此外,在海洋排放開始後,日本將採取何種措施來確保出口食品的安全性?

○日本目前在半衰期較長、有造成長期影響之虞的放射性核種中特別針對放射性銫,於國內17個都縣實施食品監測檢查,以確保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質符合標準值。其具體做法是由各地地方政府根據國內法規制定檢查計畫進行檢查,若檢查結果發現銫含量超標,則該批食品必須全部廢棄。若超標問題擴大至整個地區,則該地區必須遵循政府指示,採取出貨限制措施,讓該產地的食品不致進入市場。往後,若該地區持續進行監測檢查,確認銫含量不再超標且維持穩定水準,則可解除出貨限制。上述機制之運作可確保銫含量超標的食品不會在我國國內市場流通,亦不會出口至海外。

○具體而言,上述的管制標準值(100貝克/公斤)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所訂定的國際標準值(1,000貝克/公斤)的10分之一,足見我國在極為嚴格的標準下對食品安全進行把關。事實上,根據日本產食品的輸出國家或地區之檢查結果,已超過7年皆未發現任何超出上述日本標準值的案例。


○IAEA對此給予正面評價,認為日本政府的食品監測方式及對於食品放射性汙染相關問題採取的因應方式皆屬適當。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經評估後亦認為「海洋排放對於①自日本進口之食品、②包含美國沿岸捕撈之漁獲在內的美國國產食品之安全性並不會造成影響」。

(22)自事故發生至今,是否仍有其他國家限制日本農水產品的進口?

○目前(截至9月22日日為止)已有41個國家或地區解除對於日本產食品的進口管制。

○對於目前仍維持進口管制的14個國家或地區,日本政府正持續向其說明日本對於食品安全的把關措施,全力進行交涉。

○東日本大震災在今年屆滿10週年。日本政府將努力不懈,以期早日解除所有對於日本食品的管制。

【參考】有關日本食品中放射性物質之安全性確保[中文版](日本農林水產省, 2021年9月)


其他提問

(23)日本國內的反應如何(漁業業者等)?

○日本國內的確仍存在部分對於水產品負面風評的強烈疑慮,在漁業相關人士之間尤甚。為消除各界的不安與疑慮,日本政府將採取相關對策,如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放射性物質分析、擴大並加強海洋排放前後的監測工作等。

(延伸提問)日本政府是否應事先向利害關係人進行充分說明?
○日本政府至今已召開超過1500場說明會及意見交流會,根據專家及有識之士經過6年以上討論所提出的科學見解及建言,向地方政府、工商團體、漁業相關人士等各領域人士進行說明,並相互交換意見。

(24)關於周邊國家或地區的反應

○日本政府知悉部分國家或地區仍對此一議題抱持疑慮,不過日本政府至今秉持資訊透明的原則,持續向國際社會傳達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ALPS處理水的相關資訊。其具體做法包括針對各國駐日機構召開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現況相關說明會、原則上以每月一次之頻率向各國駐日機構及IAEA發布除役工作相關資訊月報、於IAEA、OECD/NEA等各種國際會議場合進行說明,並於日本政府機構網站刊載相關資訊等。

○此外,更透過各種方式向國際社會提供資訊,除了向鄰近各國駐日機構進行說明,也安排適當場合多次向各國進行個別說明。未來,日本政府仍將秉持資訊透明的原則,持續向外界傳達具有科學根據的詳盡資訊。

○再者,在海洋排放開始後,日本政府亦將和IAEA合作,持續進行監測與審查,並公開相關數據,向國際社會提供高度透明的詳盡資訊。

(25)日本政府及相關業者難道沒有隱蔽數據的問題(無法信任)?

○日本對於「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相關工作皆秉持高度透明的原則,並在IAEA的協助下進行。未來,日本政府亦將透過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放射性物質分析、擴大並加強海洋排放前後的監測工作、公開相關數據等方式落實高度透明的原則,向國際社會進行說明。

○可由下列網址確認至今公布的所有數據:
- Monitoring information of radioactivity level(NRA、JAPAN)

承認:エディタ
コンテンツ